七五中文

字:
关灯 护眼
七五中文 > 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 第三百三十五章 官情如荼,无才为德!

第三百三十五章 官情如荼,无才为德!

第三百三十五章 官情如荼,无才为德! (第2/2页)

胡、李、海、朱四人不约而同地起身,躬身行礼,异口同声道:“回圣上,撑得住!”
  
  “朕知道,这不是你们的极限,也不是朝廷官吏的极限,满腹的牢骚、抱怨,不过是看着那些百姓也富了,而你们的俸禄,却还是原来的模样。”
  
  朱厚熜点出了此次官情的本质,官是官,民是民,官员是永远瞧不起其他人的,长大后的辛勤劳作,凭什么能比得上我幼时的十年寒窗苦读?
  
  于官吏而言,我吃过的苦,在我入仕那一刻时,就该结束了。
  
  一旦不如愿时,就生出了怨怼。
  
  锦衣卫缇骑天下,可不止是只盯着官吏贪赃枉法不作为,而是方方面面都在盯着,如今,没有了冗官冗吏,可还远没到缺官少吏的地步。
  
  阁老们的头更低了,腰肢也更弯了。
  
  朱厚熜却没有再说什么,转而道:“朕已经让锦衣卫给朕的臣子们送去了家中缺少之物,另留下了些银钱,包括为国尽忠职守的文臣武将,也都有,朕不会辜负任何一位忠臣良将,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朕惟愿诸君,慢行!”
  
  剖心之言。
  
  五阁老听得出来,圣上视官吏如仇雠的意味消失了,虽然依旧没有同意补添官吏,但圣上却通过其他方式注视着天下,会根据具体情况来对朝廷予以调整。
  
  前提是,内阁、朝廷不出幺蛾子。
  
  只要一心为民,圣上就不会忘记所做的努力和功劳。
  
  “臣等多谢君父体谅。”高拱带头跪倒,胡宗宪、李春芳、海瑞、朱衡跟着跪道,山呼道。
  
  此时此刻,那声“君父”,完全发自内心,有了事实性的模样。
  
  朱厚熜望着五体投地的臣子们,一点恩惠就感激不尽的姿态,说是心里没有触动是假的,摇摇头道:“你们是万官之首,满朝皆是尔等属官属吏,下有所怨,不敢怨朕,便怨你们,辛苦了!”
  
  “为君父尽忠,纵万死而不悔!”
  
  又是齐声说道。
  
  “话虽如此,但朕也不能真的看着你们这样被官吏们戳脊梁骨,朝廷吏治清明,为国、为民,皆是一件好事,国库为之丰盈,万民为之开颜,百姓之富,朕不能动,但国库的银子,朕却能做主,就提些俸禄吧。”
  
  天恩加俸。
  
  高拱等人不由得热泪盈眶,四年了,君父终于同意给官吏加俸了。
  
  官吏们之所以抱怨,就是觉得付出和俸禄不成正比,俸禄一升,所有的不满情绪就会立刻消失。
  
  “君父圣明!”阁老们齐叩首道。
  
  朱厚熜想了想,说道:“五成,如何?”
  
  增加一半俸禄,可以说是朝廷的极限了。
  
  以内阁前些日子上报的嘉靖四十三年朝廷收入、支出为例。
  
  一年赋税总数,达到了史无前例的两万万两纹银。
  
  两京一十八省,二十个京、省,官员总数近二十万人,吏员总数近八十万人。
  
  而官员平均年俸禄在八十两纹银,吏员平均年俸禄在四十两纹银。
  
  仅嘉靖四十三年,朝廷官员俸禄支出就高达一千六百万两纹银,吏员俸禄支出更是高达三千二百万两纹银。
  
  两者相加,整整有四千八百万两纹银,这比嘉靖四十年以前全国赋税还多。
  
  但没办法,之前吏员的俸禄是由官员去发放的,官员为了为了自己,也为了吏员,想方设法去贪赃、搜刮民脂民膏。
  
  而今,朝廷将官员幕僚、师爷,全部收归为朝廷秩序,大几十万人的俸禄,比之官员们俸禄还多。
  
  另外,嘉靖四十年以前,朝廷经常拖欠官吏俸禄、将校军饷,寅吃卯粮,前吃后空,为了朝廷账面好看,拖欠部分是不做账的,这就造成那时候朝廷很多烂账、坏账、糊涂账。
  
  这一年四千八百万两纹银的官吏俸禄支出,便是真正的清账。
  
  很明显,朝廷仅在官吏俸禄一项支出上,就达到了全国赋税收入的四分之一。
  
  这是个很恐怖的数字,朝廷花在官吏身上的钱太多了,哪怕是宋朝巅峰时期,在官吏身上的支出,都没有现在多。
  
  但朱厚熜知道,这中间没有什么贪墨,也没有冗官、冗吏,所有的人都在竭尽全力做事了。
  
  这是时代的局限,效率低下。
  
  这也是朱厚熜迟迟不愿意再提高官吏俸禄的原因,都说有明一朝,官吏俸禄极低,但也要算算官员俸禄的购买力,再算算官员俸禄占全国赋税收入的比重。
  
  朝廷总不可能把所有赋税收入都花在官吏们身上吧?
  
  增加官吏五成俸禄,那下一年大明朝官吏俸禄支出,就达到了更恐怖的七千二百万两纹银,如果明年全国赋税收入没有上涨,那仅官吏俸禄支出一项,就占到了朝廷总收入的八分之三。
  
  这要是换到后世,由官吏俸禄支出引发的财政赤字都能让一方大国为之破产了。
  
  这是官员俸禄提升的又一次极限!
  
  在官员没有努力到极限以前,俸禄绝对不会再行增加。
  
  “臣代天下百万官吏,叩谢君父天恩!”高拱领衔颂圣道。
  
  “臣等叩谢君父天恩!”胡、李、海、朱齐颂圣道。
  
  朱厚熜摇摇头,让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东厂提督太监黄锦去扶起涕泪横流的阁老们,坐回绣墩上,平复平复心情。
  
  君臣难得的相宜时光,圣君在位,贤臣满朝,阁老们都很享受这片刻的温情。
  
  可擦干了泪,此次觐见该聊的正事,也被朱厚熜拿到了御案案牍的最上面。
  
  “女子无才便是德疏。”
  
  疏中大意倒也简单,朝廷不少官吏、民间不少百姓,在反对适龄女子进入学堂学习,嗯,修习礼、乐、射、御、书、数,称之讲武堂也可以。
  
  上疏的官吏,在疏中说了这么一句话,“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
  
  朱厚熜望着高拱五人,五位阁老不禁心中升起几分悔意,早知道君父体谅臣工,官吏的事情这么顺利,就不该把这道奏疏拿出来。
  
  果不其然,朱厚熜敛起了温和的龙威,转而暴烈了些,慢慢说道:“朕想知道,是上疏的官员没读过书,还是你们这些当朝大学士没读过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