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墨子奖 (第1/2页)
张山长的农场收割进入了紧要的关头,几十台联合收割机正在宽广的麦田上来回的驰骋,运送麦子的汽车在公路来来往往,把脱好粒的麦粒运送到晒麦场去,在宽大的晒麦场中,农场的一群工人在太阳底下忙着晒麦子。
在晒麦场的旁边,十几座高大的粮仓已经建设好,晒干了的麦子,正在用卷扬机卷入粮仓里去。
张山长一家人从麦田里面上来,然后权叔的带领之下,全程参观了收获和全部过程,张山长看到这十几座高大的粮仓的时候,憋在心里的一名话就再也忍不住说出来了。
张山长对大夫人莫如兰说道:“亲爱的老婆,难道你除了种麦子之外,就不能够种一些棉‘花’、烟草、葡萄之类的,就是种上牧草,放几头‘奶’牛,收入也比种麦子强得多吧?”
莫如兰说道:“你知道什么?现在是战争期间,粮食才是最重要,小麦不愁卖,价格也好。稳赚,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一个国家也一样,我们作为第一家庭,当然是要起一个带头作用,不能老是向钱看。”
自从张山长签订了约法十章之后,莫如兰坐实了第一夫人的身份,因为张山长既然答应不再娶老婆,那么林子青就基本被排除在外,按照资历,她是最有资格做大夫人,也就是第一夫人的。
莫如兰这样说很符合她的身份,说得有理,让张山长这个唯利是图的人无话可说,于是又指着那些机械道:“这么多联合收割机、这么多汽车、这么多人,还要建粮仓这么多的设施,光靠卖这些麦子能够达到收支平衡吗?”
莫如兰说道:“这算什么,除了联合收割机,我们还有上百辆播种机和拖拉机,光光驾驶这些机械的司机,我们就请了一百人,一般的工人有五百多人,此外我们还有两架飞机用来喷洒农‘药’和叶面‘肥’料,从化‘肥’厂买的‘肥’料,我们都是用火车,一车皮一车皮地拉的,农‘药’都是一桶一桶的装,一车一车的拉的。”
“至于收成,我大约算了一下,咱们农场大约有130万亩地,平均亩产算700斤,大概能够收45万5千吨麦子,按每吨20元计算,也有九百一十万收入,我想今年一年就可以将投入的钱收回来,明年就开始有钱赚了,而且我知道,现在小麦的价钱和销路都很好,每吨20元是保守的价格。”
张山长脸上现出惊讶,说道:“亩产700斤,这么高?”
据张山长所知,民国历史上小麦的产量只有不到150斤,虽然由于他的到来,使化‘肥’工业和农‘药’工业都发展了起来,但是最多也就翻个倍,增产到四五百斤就不错了。
张山长转头用询问的眼光看着余有芳,余有芳点头说道:“莫姐说的不错,小麦和水稻的育种已经取得突破,我们家种的是新品种,采用的是新的耕作方法,亩产700斤只是小意思,另外杂‘交’水稻也出来了,只是推广还有一段时间。”
“咱们家虽然不是第一个采用新品种的,但是这样大面积播种,还是第一家。”余有芳补充道。
其实余有芳在张山长的背后还做了很多事,只是张山长忙于泡妞,忙于算计日本人、俄国人、美国人、英国人等,平时没有留意罢了。
张山长禁不住搂着余有芳,在她脸上亲了一口,说道:“原来你替我做了这么多事情,而我却竟然不知道。”
“也不完全是为了你,我是为了这个国家。”余有芳红着脸说道。
莫如兰不满地叫道:“喂,我劳心劳力为你开办这个农场,你也不谢谢我,太偏心了吧。”
张山长说道:“好吧,那就每人都亲一口,在这里来一个亲嘴大派对”
莫如兰等人嗔道:“想得美”
张山长随即又皱起了眉头,说道:“每吨小麦只有20元,算起来一斤才一分钱,这有点低了吧,‘弄’不好会谷贱伤农呀?”
莫如兰说道:“在国内一斤才一分钱这个价格不算低了,现在是战争期间,欧洲对小麦等粮食供不应求,如果你直接卖到欧洲去,价格还会高出一截。
在西伯利亚、新疆、澳大利亚都是大面积的耕种,采用的都是机械化,按照每亩700斤计算,可得7元钱,一个人50亩,就有350元,除去开支,怎么也比打工划得来,毕竟现在一般工人的工资每个月也只有四五元,一年五六十元而已。”
事实上,采用机械耕种之后,一家人几百亩地只要两个人就能够种得过来,其余的人还可以外出工作赚工钱
至于江浙、珠三角一带平原地区,那里经济比较发达,农民虽然平均只有五亩地,但是他们也不全部种庄稼,他们一般都是搞养殖、种蔬菜等,比种植麦谷的收入强多了。
如果嫌每人五亩水田太少的话,可以移民到西伯利来,那里每人一百亩连片的土地,也可以移民到澳大利亚,又或者进城打工。
“你看我们的农场,耕地面积比一个山区县的耕地还要多,但是采用机械之后,只不到一千人就能够全部完成。”莫如兰指着外面正在忙碌的机械,说道:“收割完我自己田里的之后,这些机械还可以替别的农场收割,收取一定的费用,同时播种、喷洒农‘药’的时候也一样。”
“战争期间,最主要的是粮食,只要一日战争不断,粮食的价格就不会掉,等战争结束之后,我们才考虑转种其它作物,比如棉‘花’,‘玉’米、‘花’生等,虽然采用了机械,但是在这十几天之内要将这么多麦子收割完毕,也太过辛苦了。”
做生意,莫如兰比张山长‘精’明多了,张山长可以发现一个油田,但是油田怎么运作,就就靠莫如兰了。
而且张山长也不指望靠这个农场吃饭,这个农场最大的作用只是作示范,就好像过去的皇帝每年都要象征‘性’地在田里走一遭,进行所谓的劝农仪式一样。
张山长感慨地说道:“我想,从今以后,咱们中国人再也不用饿肚子了是不是?”
余有芳说道:“近十年来不停地移民,不停地扩充领土,不停地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农‘药’、化‘肥’、育种,农业机械等等,现在也应该到了收获的时候了。”
对于这些事情,余有芳的感受比别人更加深刻。
事实上,在几年前,中国就已经普遍达到温饱的水平,只不过,如今新的农作物品种出来,以及西伯利亚及澳大利亚这两块土地归入中国之后,中国的粮食生产的前景就更加喜人了。
莫如兰、陈秀兰都是和张山长一起走过来的人,她们当然知道这样的成果来之不易。
张山长说道:“在今年的墨子奖中,要大大地奖励研究出杂‘交’水稻和小麦高产新品种的人,还有你,有芳,我知道你一直躲在背后,这对你来说委屈了一点了,这次的墨子奖一定有你的一份。”
墨子奖是张山长搞出来专‘门’与诺贝尔奖对台的奖项,奖励各行各业对社会有贡献的科学家。
张山长旗下的医‘药’公司的实验室发明了青霉素、链霉素,但是这几年的诺贝尔奖都没有他们的份,原因当然是因为张山长把这两个‘药’物的价格提得很高,西方学者认为,这两种‘药’物除了给中国政fǔ积聚财富之外,并没有真正地给西方民主社会的人民带来切实的好处,因此诺贝尔奖不能颁给中国人,除非中国政fǔ降低价格,公布生产工艺。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中国政fǔ凭此日进斗金,怎么可能会因为这个小小的虚名而抛弃这么大的利益呢?
所以张山长决定自己搞一套,用自己的墨子奖去杯葛诺贝尔奖,他想,如果以后的重大发明和发现都由中国人来进行的话,那么诺贝尔奖就可以歇了,因为没有了大师们去捧场,诺贝尔奖也就没有意思。
而且,这是可以做到的,因为在张山长从后世带来的资料帮助下,中国的科学家们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果真正公平地评选的话,恐怕诺贝尔奖除了和平奖这一项以外,其余的全部都得由中国科学家来拿,这对于自认高人一等的西方白人世界来说是不可以接受的。
墨子奖‘交’给全球对于社会有巨大贡献的科学家,评测一诞生之后,就专‘门’与诺贝尔奖作对的,因为它有一个规定,凡是领取了墨子奖就不能够去拿诺贝尔奖,同样拿了诺贝尔奖的也同样不能够再拿墨子奖。
余有芳狡黠地转动了一下眼睛,说道:“可以,不过我不要奖金,而是向你要一个人。”
张山长说道:“你奖金不要的话,可以捐出去造福社会,这个墨子奖可不是由我说了算,另外你要什么人,我又怎么会不答应呢,你也是为了工作是不是?”
墨子奖的基金从社会募集,‘交’基金委员会管理,当然张山长本人和他名下的企业、实验室都捐赠了大量的金钱和其它财产,估计今年的奖金达到30万华元,而诺贝尔奖只不过区区的20万瑞典克朗,而且随着瑞典克朗的贬值,只相当于5万华元左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