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55章 第五十五章 (第2/2页)
方锐在苦苦思索着,她把前些年在大学里的团组织生活又在脑子像电影里过了一遍,仍然没找到可参考的做法。于是,她再次来到五一农场中学,和郝广生商量,共同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方锐刚走到五一农场中学门口,就看见操场上的学生们拿着红木棒进行接力赛跑。原来他们是在上体育课。看到这情景,方锐眼睛一亮,对!就像学生们拿着红木棒进行接力赛跑那样,采用接力的方式,即使一届学生毕业了,只要学校还在,年级还在,“爱心帮扶社”组织就会像一团火,一届接着一届传承下去的。
想到这里,方锐转身回到团委办公室,立即将自己设想记录下来,并计划将所有基层单位团支部都发动起来,对需要照顾的老人进行造册登记,让“爱心帮扶社”组织扩大到全场各单位,在五一农场全面开展扶老助老活动,让每个单位需要帮助的人都能得到团员青年们的帮扶。
这天是周末,方锐又来到职工医院里,和刘燕茹一起到“爱心小屋”病房里察看着,见“爱心帮扶社”的社员们一如既往地在打扫卫生,帮助老人洗头洗衣服等,方锐很高兴。她信步来到一间病房里,看见一位维吾尔族老人正在拨弄着一件乐器。方锐仔细看了看,见这件乐器上部细长,顶部弯曲,最下面是一个半球形的小箱子。她虽然生活在边疆,在大学里也听过维吾尔族老师和学生弹奏乐曲,但却没看见过老人手上这种乐器,于是便好奇地问:“叔叔,这是什么乐器呀,我怎么没见过?”
“姑娘,这叫热瓦甫,是我们维吾尔族、还有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的一种乐器。”老人用生硬的汉语告诉她。
方锐仍然不解地问:“叔叔,热瓦甫我见过呀,我记得比你这个要长得多呀?”
“那是喀什热瓦甫,我的这件是哈密热瓦甫,所以比较短。”随后,老人告诉方锐,他从小就会弹奏热瓦甫,连木卡姆也难不倒自己。接着,老人用乐器弹唱了一首《美丽的祖国》。弹完后,老人意犹未尽,又弹起一首维吾尔族传统乐曲《塔什瓦依》。老人的弹奏引来医院其他病友,他们在聚集在维吾尔族老人的病房里,唱着,谈论着。其中一位老人认出了方锐。连忙问她:“丫头,你是不是主持过我们五一农场金秋文化艺术节?”
农场上了年纪的人或是长辈喜欢称呼女孩子为“丫头”,有亲近的意味。
“叔叔,我是主持过我们五一农场的金秋文化节。”说话一向流利的方锐此时有点腼腆起来。
“那,你能不能在我们医院里也开展些文艺活动?我们这些老病号,也想听听音乐,和你们一起唱唱歌也好呀?现在有人照顾我们了,可我们精神上仍然很空虚。”
方锐没想到老人们会提出这个要求。略一思索后说:“可以呀,叔叔,让我回去好好想想行吗?”
“其实,我们也不需要很高的演唱水平,只要能够让我们开心就行了。”
老人的这个提议,让方锐又陷入了深思:是啊,许多老人仅仅需要人们去照顾、需要人们去关心他们的物质生活是不够的,还需要人们去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老年病人如果精神空虚,对战胜疾病至少是不利的。老人们说得对,他们并没要求演唱者的水平有多高,只要给他们带来快乐就行了。
回到办公室,方锐又制定了一个大胆设想:每月到医院举办几场小型文艺活动,不限规模和场地,就在医院门前的一块空地举办就可以了。
有了这个想法后,方锐先把自己的想法向耿平辉和覃继桃说出来,得到他们的支持后,她又立即将各单位的团支部书记召集到机关一楼会议室里开会,商议到职工医院为病人举办文艺演唱会的有关事项。
会上,当方锐将病房老人们的要求和自己的想法向各单位团支部书记讲明后,三分场团支部张欣为难起来:“方锐姐,我们也知道开展这项活动是件很好的一件事,可目前三秋拾花还没结束,都还很忙。我们单位你也是知道的,没这方面的人才呀?官洪调走了,钟海涛又……”
张欣并没有因为方锐职务的提升而改变对她的称呼,仍然叫她方锐姐。一提起钟海涛,张欣知道可能要触及方锐的痛处,赶紧打住了。
“张欣,虽然现在还在进行三秋拾花,但绝大多数单位都在进行拾花扫尾工作。你说三分场没有文艺节目可以拿出来?我看不像你说的那样。据我知道,林文蓉歌唱得很好,郑长顺的笛子演奏也不错,钟海涛的诗歌朗诵也很好……”不由自主地说道钟海涛,方锐一下子想起了什么,她的语气明显低沉了许多。
“哦,我知道了,要是这样的话,我们三分场让林文蓉到医院里唱几首歌,让郑长顺来演奏两首笛子独奏是没问题的,只是钟海涛就不一定能来了。上次我建议他参加团委副书记竞选,他一口回绝了。”听见方锐也提及钟海涛,张欣就不再顾及她有什么想法了。
方锐从张欣的这句话里听出了许多,但她仍然掩饰内心的痛苦说:“那就让林文蓉来唱两首歌,让郑长顺来演奏两首笛子独奏吧!”
郝广生想了想说:“方书记,我们学校欧阳前进老师的小提琴拉得不错,可以献上两首小提琴演奏曲。我自己用脚踏风琴演奏两首乐曲也没问题。国庆节期间,我们学校排演了几个舞蹈,其中《奔腾》这个节目是很不错的,演出时间虽然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但只要排练一下就可以进行表演了,在医院里再表演一次吧!”